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資治通鑑》的史學價值主要有三:(1)幫助人們貫通古今、以史為鑑。對於瞭解歷史、總結歷史,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2)按年月日記事的方式編纂,讓讀者能夠掌握大勢,並將一定時期歷史演變的概貌展現在讀者面前;(3)廣泛收集史料,遍及正史、雜說,種類達三百餘種,更添內容的豐富與價值。
本書由張大可、韓兆琦等多位學者教授共同點校注譯。正文以清胡克家本為底本,參考章鈺校記與當今研究成果釐定文字。每卷開頭皆有「題解」,指出該卷大事內容,「章旨」則以注釋段落首尾完備的大事件為單元,述與評結合,提示重要史事。「注釋」詳盡明確、「校記」勘校嚴謹、「語譯」通順流暢。卷末則有「研析」,評點大事、總結史實。真正達到普及學術,雅俗共賞,對於專家學者與一般讀者,都有極大的幫助。
本冊記載唐紀七十一(西元八八二年)至唐紀七十七(西元八九九年)間的大事。
作者介紹
張大可
重慶市長壽縣人,生於一九四○年。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畢業,曾任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甘肅省中青年歷史學會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副主任、中國歷史文獻研究室主任、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主要從事中國歷史文獻學和秦漢三國史的教學與研究,發表有論文百餘篇,出版個人學術專著《史記研究》、《三國史研究》、《中國歷史文獻學》等近十部,並獲得全國及省級社科優秀圖書獎。
韓兆琦
天津市靜海縣人,生於一九三三年。一九五九年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一九六二年復旦大學古典文學研究生畢業。歷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社會兼職有中國《史記》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著有《史記箋證》、《新譯史記》等二十餘種相關著作,為著名的《史記》與傳記文學研究專家。
目錄
《新譯資治通鑑》序
導 讀
凡 例
第三十五冊
卷第二百五十五 唐紀七十一 西元八八二至八八四年 一
卷第二百五十六 唐紀七十二 西元八八四至八八七年 六九
卷第二百五十七 唐紀七十三 西元八八七至八八八年 一三七
卷第二百五十八 唐紀七十四 西元八八九至八九一年 二○一
卷第二百五十九 唐紀七十五 西元八九二至八九四年 二六五
卷第二百六十 唐紀七十六 西元八九五至八九六年 三三三
卷第二百六十一 唐紀七十七 西元八九七至八九九年 三九七
序
唐太宗嘗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可見歷史具有「鑑往知來」的效果。中國人最注重歷史。在儒家奉為圭臬的十三部經典中,屬於歷史記載者便佔了四部之多;而清代集圖書之大成的「四庫全書」,更將「史部」列名四部第二,足證歷朝統治者對於編修史書之重視。若從文體分,又以紀傳體、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最為人所熟知。而編年體史書的起源最早。編年體始創於春秋,依歷史發生的先後順序加以編撰紀載,較著名的編年體史書有《春秋》、《竹書紀年》,而將之推上頂峰者,則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其記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迄於後周世宗顯德六年,橫跨十六個朝代,時間長達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想要瞭解各朝代的興衰更替、透析歷史洪流的固定脈絡,熟讀《資治通鑑》,絕對有助於貫通古今、記取教訓。
敝局自西元二○○一年規劃出版《新譯資治通鑑》,並覓尋對此方面具有相當研究之專家學者,歷經千辛萬苦,終獲中國歷史文獻研究室主任張大可教授,與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韓兆琦教授首肯,共同承擔本書的注譯工作,並從二○○六年開始陸續交稿。經過多年努力,埋首案牘、辛苦撰稿,終在二○一一年全部稿齊。
二位教授於點校、注譯等各方面著力頗深、極富學術性,對於本書的貢獻實功不可沒。然而此時距規劃出版此書已逾十年,一則相關學術成果迭出,或有新舊爭鳴;二則受社會變遷帶來教育發展、思維變化等諸多影響,現今學子與社會大眾的古文能力已不比從前,一般讀者恐難吸收箇中菁華,如此即行出版,有悖初衷。鑑於二位教授年事已高,故此,敝局特別邀請前北京大學中文系侯忠義教授、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吳樹平先生、北京大學中文系林嵩副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在尊重原稿基礎上,針對書中部分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與修改,期使本書汲取新意並深入淺出,以達學術與普及兼備、雅俗共賞之目標。經過諸位學者專家齊心努力,終至圓滿完成。
本書能夠順利出版,要感謝以下諸位專家學者:張大可、韓兆琦、侯忠義、吳樹平、楊振紅、賴長揚、馬怡、駢宇騫、陳抗、魏連科、張文質、林嵩、汪華龍、滑裕、謝振華、孔令潔、孫秋婷、章鴻昊,共同承擔此一浩大工程。亦要向排校過程中,一同參與相關工作的編輯部同仁致上最大的敬意。因為有大家的通力合作、無私付出,方能使本書順利付梓,不勝感激。本書雖經細心核校,仍恐有所疏漏,尚祈各界方家不吝指教,以使本書俾臻完善。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462547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46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唐紀七十一 起玄黓攝提格(壬寅 西元八八二年)五月,盡閼逢執徐(甲辰 西元八八四年)五月,凡二年有奇。
【題 解】
本卷記事起西元八八二年五月,迄西元八八四年五月,載述史事凡二年又一個月。當唐僖宗中和二年五月至中和四年五月。此時期是唐王朝進剿黃巢最緊要的階段。黃巢入都建號,但全國藩鎮不奉偽號。西川、淮南、嶺南、河北天子鞭長莫及的地區,藩鎮互相攻伐,大大小小軍閥林立,一片混戰。環黃巢所據關中節鎮,依然奉唐朝僖宗皇帝號令,勤王之師四集,沙陀李克用為諸軍之冠,是討滅黃巢的主力軍。當李克用進軍關中,黃巢部眾已有離異之心。黃巢部將,獨當一面的同州防禦使朱溫降唐,賜名全忠,授宣義節度使,此為黃巢衰敗的標誌。僖宗不明重用降將,為後梁代唐張本。李克用光復長安,黃巢東竄,為禍河南數十州,圍困陳州近一年。又是李克用進討,解陳州之圍,再敗黃巢於汴州,黃巢全軍覆沒,逃竄兗州。朱全忠忌功,欲暗殺李克用,未果,從此朱李交惡。宦官田令孜挾持僖宗幸蜀之功,得寵專權,外結四川陳敬瑄,唐王室舊禍未已,新禍方興,國無寧日矣。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中之下
中和二年(壬寅 西元八八二年)
五月,以湖南1觀察使2閔勗權充3鎮南4節度使5。勗屢求於湖南建節6,朝廷恐諸道觀察使效之,不許。先是,王仙芝7寇掠江西8,高安9人鍾傳10聚蠻獠11,依山為堡,眾至萬人。仙芝陷撫州12而不能守,傳入據之,詔即以為刺史13。至是,又逐江西觀察使高茂卿,據洪州。朝廷以勗本江西牙將14,故復置鎮南軍,使勗領之,若傳不受代15,令勗因而討之。勗知朝廷意欲 兩盜16使相斃,辭不行。
加淮南17節度使高駢18兼侍中19,罷其鹽鐵轉運使20,駢既失兵柄21,又解利權22,攘袂大詬23,遣其幕僚顧雲草表自訴24,言辭不遜25,其略曰:「是陛下不用微臣,固非微臣有負陛下。」又曰:「姦臣26未悟,陛下猶迷,不思宗廟27之焚燒,不痛園陵28之開毀。」又曰:「王鐸29僨軍之將30,崔安潛31在蜀貪黷32,豈二儒士能戢彊兵33!」又曰:「今之所用,上至帥臣,下及裨將34,以臣所料,悉可坐擒。」又曰:「無使百代有抱恨之臣,千古留刮席之恥35。
外砂,是潮汕風味小菜生產重鎮,是潮汕橄欖菜、貢菜的原產地。 潮汕風味小菜包括鹹菜、酸菜、貢菜、橄欖菜、原味菜脯、香脆菜脯等等,自古就是潮汕人的「家居雜咸」,成為潮汕美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的宴席也喜歡席前、席後上些小菜。席前作為小吃,在於開胃利脾、增加食慾;席後作為稀飯佐餐,在於清熱瀉火、消除肥膩,美不勝收!原汕頭市副市長、劇作家、詩人張華雲在《雜咸》里詠道:「醃製雜咸五味全,蟲魚果菜四時鮮。稀粥小菜閒花草,忸忸怩怩上酒筵。」詩情畫意,極富潮汕特色和生活情趣。 ... ▲ 芥菜是外砂大宗蔬菜 潮汕農村加工製作鹹菜、橄欖菜、貢菜、菜脯的傳統由來已久,這個傳統源於潮汕地區盛產芥菜、蘿蔔、橄欖。 芥菜原產於我國北方,唐宋開始入潮,明代廣泛種植,是潮汕大宗的蔬菜生產品種,俗稱大菜。清·嘉慶的《澄海縣誌》有載:「芥菜,也名大菜,本縣秋收後田野種植甚多,收穫後用鹽漬,味道甚美。」而橄欖則在12世紀開始移植潮汕,至14世紀已在潮汕地區大量種植,號稱嶺南佳果。每逢芥菜豐收後,農戶便用食鹽醃漬成鹹菜,菜蕾直接食用,菜葉則配於脫去澀汁的橄欖,熬製成美味可口的橄欖菜,可以長時間貯存、食用。 ... ▲收穫芥菜 而貢菜的得名相傳與宋帝昺有關。據說宋帝昺當年為避追兵,流落入潮已是飢不擇食,當地農夫拿出自家用芥菜醃製的小菜,讓小皇帝就稀粥,被視為珍饈,貢菜因此得名。而這種潮汕小菜的製作需要一道獨特的「貢」制工藝,不添加防腐劑,卻能長時間貯存。即用大芥菜切成絲(條),稍加日曬,加入食鹽、薑末、少許白砂糖、適量白酒經醃製而成,味道香醇,酥脆可口。 ... ▲ 芥菜豐收了 外砂地處韓江下游沖積洲平原,處處都是良田沃野,加上南海這個巨大天然「空調器」的作用,盛產芥菜、蘿蔔。周邊的澄海南溪老叢橄欖、潮陽金灶三棱橄欖、潮安官塘橄欖、潮安歸湖橄欖、揭西鳳湖橄欖,漫山遍野,掛果纍纍。周邊豐產的橄欖,本土盛產的芥菜、蘿蔔,讓外砂的橄欖菜、貢菜、菜脯、菜脯絲應運而生,風生水起。 ... ▲ 醃製鹹菜 汕頭開埠後,風味小菜逐漸從「家居雜咸」轉為出口商品,遠銷香港及東南亞等地。隨著鹹菜銷售量增加,外砂鎮各鄉各里陸續興辦起菜廊,即鹹菜醃製廠。清光緒年間,富砂人首辦菜廊,名叫「乾亨菜廊」。繼之出現了大衙「天盛菜廊」、南社「祝合菜廊」、鳳窖「識味菜廊」、下蔡「順昌菜廊」,都是當時有名的經營者。民國時期,順昌菜廊與泰國商家合股投資,改為「順昌泰菜廊」,成為澄海第一中外合資加工廠。鹹菜、菜脯、橄欖菜、貢菜在東南亞華僑中,被稱為思鄉菜。離家萬里,遠客異地的海外僑胞,能吃家鄉的酥脆芬香的橄欖菜、貢菜、菜脯,就會勾起思念遠隔重洋的故鄉,這是很自然的事。 ... ▲高溫熬制橄欖菜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外砂人憑藉「梳理傳統淵源,培植特色經濟」的發展理念,大膽開發潮汕風味小菜,出現了蓬盛、玉蕾、正盛、龍盛、錦桂、偉順、富良等一批企業,集中精力從事醃製鹹菜、酸菜、熬制橄欖菜、精製貢菜、冬菜、蘿蔔絲,大膽開發潮汕風味菜,特別是玉蕾、蓬盛等食品加工骨幹企業,積極走「公司+基地+農戶」路子,把選擇優良果蔬品種、有規劃布產、無公害化原料生產、原料定級收購和初級加工等產前環節都納入企業管理計劃,並建立企業實驗室,加強產品質量實時監控和研究開發力度,使潮汕風味菜得到了很大發展,經歷了三大跨越:產品銷售從沿街叫賣到擺上商鋪到打入超市;產品包裝從笨重的大壇裝到軟包裝到精美的瓶裝、罐裝;生產規模也從家庭作坊到小工場到現代化廠房。 ... ▲ 日曬蘿蔔乾 ... ▲菜頭口也是孩子喜歡的零食 蓬盛、玉蕾開發生產的「蓬盛牌」、「玉蕾牌」潮汕風味菜系列食品隨之暢銷全國各大中城市和東南亞各國,並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認定為「中國知名食品信譽品牌」,曾獲中國食品博覽會金杯獎。「玉蕾」還被評定為廣東省「著名商標」。玉蕾生產的潮汕橄欖菜、潮汕貢菜已通過原產地標記認證,名字進入《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大典》:蓬盛牌橄欖菜成為省級非遺產品,進入《廣東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外砂鎮也被評定為汕頭市食品加工專業鎮,南社村為汕頭市農副產品加工專業村。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azx8PNx.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44026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豐原晚上淺眠治療有效中醫診所南屯白天沒精神治療有效中醫診所西屯肌肉疼痛中醫推薦
大里容易冒汗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霧峰口乾舌燥看什麼科 最推薦的中醫診所龍井味覺異常治療中醫 南屯淺眠或多夢看什麼科 網友都推薦的中醫診所潭子睡眠品質變差看什麼科 豐原打嗝看什麼科 這間中醫診所看診態度好神岡睡眠品質變差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大雅體溫控制功能異常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網友都推薦的中醫診所